logo

COP26 首次達成世界燃煤協定

Posted in 專題報導

英國早在18世紀因為工業化而開始大量使用煤炭,19世紀歐洲與美國也加入,20世紀有更多國家開始使用,使得燃煤的碳排大增,1913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3280萬噸,美國就佔了近四成,當時的世界,煤炭作為主要的能源,應用在工業、發電、火車動力等。隨著石油、天然氣的開發,開始有其他的替代能源,近年來再生能源(風力、太陽能等)比例也開始增加。然而,即便有不同的能源,直到現在燃煤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佔總量四成(下圖灰色區域),年排放量達1.4億噸。

為什麼『煤炭』需要被逐步淘汰?

全世界利用煤炭產生的電力約佔四成,燃煤發電廠的成本低,且比起石油與天然氣較穩定安全,但是燃煤所釋放硫化物和氮化物等將造成空氣污染,且會產生大量溫室氣體(甲烷和二氧化碳),根據美國能源局分析該國單一發電廠數據顯示,利用煤碳、天然氣、石油發電,天然氣可供電量最高,其次為煤炭,石油最低,但若比較產生的二氧化碳量,燃煤最高,同樣產出1千瓦電量,燃煤排出的量為天然氣的2倍多。這也是為什麼煤炭雖然成本低廉,但如果將溫室氣體的成本加進去的話,煤炭反而是需要優先被淘汰的能源原料。

煤炭協議在2021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難達成共識?

燃煤發電價格低廉,多數國家在發展前期會因成本考量,優先選擇燃煤發電,而現今已開發國家(歐美地區)許多燃煤發電廠屆齡使用年限,但隨著不同能源的發電技術漸趨成熟,加上環保意識抬頭,建造新的發電廠時候,較願意去使用煤炭以外的其他選項(天然氣、或是其他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等)。由下圖中看世界各地的煤炭使用量,目前亞洲(黃色區塊)和北美(淺綠區塊)為前二大使用量,近幾年,北美地區包含加拿大、美國因為政策改變,以及上述原因,煤炭使用量開始下降。亞洲則是還在增加。

在其他地區,非洲煤炭使用率不及亞洲與北美,但是該地區90%以上的電力為燃煤供電,在達成共同協議上也會有一定困難度。

目前全世界依舊有8500個燃煤發電廠正在運行中,在開發中國家仍有增建的計畫,整個世界近四成的發電量所造成的溫室氣體是不可逆的,因此在氣候行動中,利用替代能源發電,讓各國的煤炭使用量逐步減少/淘汰,一定能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COP26首次達成各國對明確減少煤炭使用的書面協議,這也凸顯出在本次會議中燃煤協議的重要關鍵性。

撰文者:陳韋廷

參考資料:

  1. 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煤炭
  2. 燃煤發電簡介
  3. 全球各地區各能源使用情形——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