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展只是解決目前嚴重海廢問題的手段之一,如何進一步蒐集資料,影響政策與管理措施,提升社會大眾意識,未來還需多管齊下。目前全球各種海廢清理技術蓬勃發展,從各尺度(巨型垃圾到微型塑膠)、到各場域(河川、湖泊、大洋)等,在預防與移除海洋廢棄物的發明已多達上百項專利。然而海洋廢棄物的處理沒有靈丹妙藥,唯有減量而已。雖然應優先考慮源頭減量的解決方案,但仍得將清理作為一種管理工具,以減少存在於環境中的海洋廢棄物與污染。
來自全球最著名的幾個創新海廢攔截器團隊,一一在現場大方分享。Seabin™ 基金會認為民眾是上游垃圾問題和海洋塑膠污染之間的必要防線,這次他們帶來他們在雪梨港的經驗,如何透過海廢垃圾桶的設置,持續進行數據監測和社區參與。而The Ocean Cleanup旗下造價不斐的河流塑膠攔截器Interceptor™ 則說明他們的設計與改裝過程,與作為污染清除裝置和固定式河流監測站的適用性。多倫多大學垃圾研究團隊和海洋保護協會,則建立國際海廢收集器網絡,希望讓創新科技更公開透明,並鼓勵網絡成員提交海廢資料,為全球政策做出更好的貢獻,最終連接地方的解決方案,來共同應對全球塑膠污染。臺灣的湛鬥機於會後也獲邀加入該網絡。
本次湛藍聯盟被「TS-3.4 海洋垃圾清理技術:對抗海廢、收集數據和提高意識」收錄並分享。海洋廢棄物的處理沒有靈丹妙藥,唯有減量! 例如減少廢物、廢物管理和清理等管理措施! 儘管源頭減量的解決方案應優先考慮,但目前需要將清理作為一種管理工具,以減少污染和持續存在於環境中的廢物量。解決海洋垃圾的相關技術正雄心勃勃在全球範圍內出現。
全球範圍內已經開發了許多垃圾收集裝置,並且在世界各地使用中,積極收集和轉移水環境中的廢物。在本場次,主要透過展示全球減少廢物和協助清理的工作,以及數據收集和意識方面的有效性來突顯世界各地安裝垃圾收集器的價值。
海洋塑料碎片威脅著生態系統、人類沿海經濟產業、食品安全和質量、人類健康,並導致氣候變化。臺灣身為世界上漁港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6/km)。為了切斷海洋漂浮物從海岸到海洋的旅程,我們開發了創新技術,並與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一起實踐。傳統清潔方法面臨諸多挑戰,包括高度依賴人力、清潔船隻清潔成本高、清掃機動性差、化石燃料燃燒造成空氣污染以及碳排放量高。
湛藍海洋聯盟是結合創新科技與社會設計,並以智慧的方式潔淨海洋。運用兼具遙控與自動駕駛之全電式湛鬥機進行海漂垃圾的清潔。串聯產業、政府與民間組織共同推動環境永續。湛鬥機(Azure Fighter)是遙控雙體載具,全長3.8公尺,一次可以撿起100公升的漂浮垃圾。湛鬥機適用於各式水環境,包含港口、運河、湖泊、水庫和池塘。最高時速達到10公里/小時,充電5小時達到8小時有效使用。為減少碳排放,電源採用電池,系統電源採用鉛酸電池,導航電源採用NCA鋰電池。在湛鬥機的設計和測試過程中,同時透過採訪當地居民的方式分析了碎片的季節性組成並確定其來源。我們還努力提高數據透明度,為海洋垃圾治理做出貢獻。為了加強回收和循環經濟,與回收行業合作將收集的海洋垃圾再製利用。為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我們亦提供環保教育服務。為促進社區參與,我們制定了志願者招募計劃,並為志願者提供支持和培訓。我們堅信,不僅要開發創新技術,還要與利益相關者合作,才能採取更好的行動來防止碎片進入海洋。
這場會議裡,臺灣湛藍海洋聯盟與大家分享湛鬥機發展五年的心路歷程,以及示範港的階段性目標。同時特別感謝陽明海運、義美、森崴能源、中華電信、台灣水泥等企業單位致力於海洋環境保護,攜手與湛藍海洋聯盟共同投入海洋環境清理計畫,為海洋垃圾移除貢獻長遠之力量,並協助臺灣在地漁港建置系統性之海漂垃圾移除方案。
會後交流時,發現已經是海洋清除機器典範的Seabin,一開始也是篳路藍縷。當地政府認為,海洋廢棄物是民眾和產業本來應該自行負擔的責任,而無法出資支持雪黎港的示範計畫,Seabin自籌經費去執行,透過一步步與周邊學校以及社區建立合作連結後,才帶動市政府的支持。藉由該案例,我們可知創新科技的發展,除了捉襟見肘的困境外,需要有策略性的規劃,才能達到科技帶動民眾參與,進而達到有效改善海洋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