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在Glasgow舉辦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6),讓各國的減碳政策達成共識是本次會議最主要的目標,然而各國的能源政策、經濟貿易、政治等因素,也會影響到各領導人在會議裡所提出的承諾, 在開幕日當天安排了許多有受氣候衝擊的島國代表演講,也是希望透過這些實際被影響到的人們,帶給與會者更深的體悟。使會議主要朝著四大方向討論協議時,各國願意在氣候行動做出更要求己身的妥協。
COP26的氣候行動
Posted in 專題報導
本次COP26重點方向
- 減緩(Mitigation)
依照會議中各國所提出的國家自訂貢獻量(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NDC),希望在2030年時碳排會減少45%,以朝著巴黎協議的目標 — — 溫度上升控制在1.5ºC。儘管最後煤炭協議由最初的逐步淘汰變成逐步減少,但這也是首次各國簽署關於煤炭的協議,更多資訊請參考COP26 首次達成世界燃煤協定。
- 適應與損失/害(Adaptation & Loss and Damage)
透過保護甚至恢復自然環境棲地、聚落,金援受氣候變遷影響嚴重的國家,針對氣候變遷各國需制定適應的方針。
- 資金(Finance)
資金調度更是這場國際會議的重點,2009年COP15會議中,已開發國家承諾在2020年時,每年以1000億美元幫助在開發中國家在能源轉型的過渡期,然而,2019年統計僅能調度796億的氣候資金,因此本次會議主席Alok Sharma邀請加拿大與德國一同承諾,氣候資金在2023年將達1000億美元,並逐年增加氣候資金。這些氣候資金不僅幫助受氣候變遷影響嚴重的國家,另一方面,也能推動開發中國家更願意使用乾淨能源,為能源轉型提供一大助力。
- 合作機制(Collaboration)
國與國之間或是政府與民間企業的合作,如果都能達成國家自訂貢獻量,朝著淨零目標(Net Zero),將會為碳市場找到一個解方。
如何盡一份心力?
1. 關注加入RE100的臺灣企業發展
RE100為氣候組織(The Climate Group, TCG)與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於2014年合作成立的全球再生能源倡議行動,邀請全球企業公開承諾100%使用再生能源的目標。
目前已有300多家企業加入會員,臺灣總部會員已有13家,透過RE100不僅能知道哪些臺灣企業或是國際企業的綠電政策,藉由臺灣綠電市場報告也能了解會員企業的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綠電市場的主要目標,朝著2050年100%綠電發展。
2. 2050淨零排放相關政策
目前臺灣的碳管制措施以及低碳到淨零的策略以國營事業(台電、中油、中鋼)為主,詳細相關資料可在經濟部網站查詢,臺灣政府每三年會發布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可以主動追蹤目前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也可以注意排放量有沒有下降。
3.主動了解更多氣候相關議題
科技部成立的『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計畫』(TCCIP),不僅提供氣候數據,還有許多科普新聞,甚至提供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於2021年8月9日公布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最終版草案的中文版。
這場會議討論主軸圍繞將溫度上升控制在1.5ºC,但真的能順利執行嗎?
依照現階段COP26會議中各國提出的NDC推估,2030年世界仍會排放419億噸的二氧化碳,因此溫度上升約2.4ºC (上圖中間藍色柱狀),距離目標溫度上升1.5ºC ,仍多了153億噸。所以唯有各國遵照自己提出的承諾,NDC才更有可能往右邊方向修正,如同COP26主席Alok Sharma呼籲:
“Unless we honour the promises made, to turn the commitments in the Glasgow Climate Pact into action, they will wither on the vine”
今年1月份Alok Sharma在英國王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發表演講邀請全球繼續關注氣候議題,也再次向大眾呼籲遵照NDC與氣候資金到位的重要性,一起來觀賞:
最後,【COP27】 2022年11月7–18日將在埃及舉行,與湛一同關注!
湛團隊要謝謝#能元電池的贊助,讓湛鬥機的碳排降低,以乾淨的能源潔淨海洋。
撰文者:陳韋廷
參考資料:
COP26目標
COP26:氣候變化、淨零排放目標和達到目標的七條路
趙家緯/格拉斯哥氣候峰會紀事:COP26對台灣帶來什麼啟示?
From words to deeds: What next for climate action?
COP26: New global climate deal struck in Glasgow
Mr Sharma’s speech at Chatham House as we build on the success and commitments made in Glasg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