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為大海找回最初的湛藍。
每天的生活,你好好整理了自己產生的垃圾,可以回收的分類,不能回收的打包,送它們去該去的地方。
但是,當你走到山上海邊,還是會看到垃圾破壞眼前的美景,拍了美照還要讓 AI 把垃圾修掉。
赤腳走在沙灘上?再考慮一下吧,你知道下面可能埋著奇怪的尖銳垃圾。
對生活在海島上的我們來說,海洋不只是地圖上的藍色,它是我們共同的記憶與未來。
然而全球每年產生 3 億噸塑膠垃圾,其中 800 萬噸最終流入海洋,這相當於每一分鐘將一輛滿載的垃圾車直接傾倒入海。
照這個情況下去,到了 2050 年,海裡的垃圾會比魚還多。
聽起來很絕望?但我們選擇行動。
我們打造了台灣第一艘全電式海漂垃圾清潔船「湛鬥機」。
從港口、湖泊、水道等水域切入,因為這些地方與沙灘相比更難到達,不易單純以人力清理,但卻是陸地與水域交界的重要節點——垃圾往來的通道,也是攔截垃圾的最佳守備位置。
我們以人機協作模式:湛鬥機清理大部分的開放水域,剩餘小部分難以到達的死角則以人力手動方式進行精準打撈。
讓困難的工作變得簡單省力,這是科技賦能的力量:
2023 年,湛鬥機進駐新北市鼻頭漁港建立示範基地,持續測試調整,我們發現港口海漂垃圾有固定的聚集模式。結合氣象、海洋與淨港資料,我們找到最佳的淨港時機,雙向守護海洋:
鼻頭漁港作為我們重要的實驗與實踐場域,讓我們得以用科技行動,用數據說話:
第二艘湛鬥機即將完工,我們準備擴大淨海規模。
作為一個數據驅動的團隊,我們相信透明度是建立信任的基礎,每一筆捐款都將轉化為確切的執勤淨海次數、清理公斤數和研發進展。我們將定期公開財務使用情況和清理成果,這是一項有明確指標的投資——投資我們共同的海洋未來。
每個人都曾在海邊、河邊看過垃圾,甚至聞到臭味,感受過失落與無力。現在,我們有了具體的行動方案。這不只是清除垃圾的計畫,更是海洋垃圾管理的革新,我們有技術與執行力,而您可以讓這一切成真,成為海洋保育湛鬥的一員。
海洋垃圾不會等我們準備好,如果不行動,每一天就是更多垃圾流入大海。
請與我們一起湛鬥,用科技的力量,創造乾淨未來。